江南体育官方网站最新登入

道理都懂,为什么还是做不好需求分析?

道理都懂,为什么还是做不好需求分析?

在产品日常工作当中,我们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需求,需求可能来源于用户/业务同学/产品本身/老板。在进行设计产品/功能之初,产品得先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定位,判断需求真伪,最终制定合理的需求执行方案。然而很多人还是有疑问,道理我都懂,为什么还是做不好需求分析?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做好需求分析。

 

 

先给大家看一个活生生的需求分析的实例…

 一、实例分享

朋友给我提了个需求,要我帮他在网上买个跑步机(要求可以连接WiFi)和金鱼缸(建议牌子是可丽爱),于是我上淘宝分别搜了下跑步机和金鱼缸,价格有高有低,功能款式看得我眼花缭乱,看了2分钟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开始进行以下几步:

1、深度挖掘需求

于是我给朋友打了个电话,询问他跑步机为何要求连接WiFi,金鱼缸其他品牌可不可以,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另外关于这两件商品的预算是多少?朋友给我的回答如下:

跑步机要求连接WiFi主要目的是能听歌,方便边锻炼身体的同时,边享受听歌的乐趣;

金鱼缸可以是其他品牌,不用太大,大概为直径50cm的圆柱形/椭圆形的形状;

金鱼缸要求有换水口能进行直接换水,方便换水;

金鱼缸的灯光可以用遥控器进行调色;

预算均在2000左右。

2、用户调研

根据朋友给我的信息,我大致知道了所谓能连接WiFi的跑步机就是智能跑步机,基本需求是能跑步锻炼身体,额外需求是能享受快乐;金鱼缸基本需求是能方便换水养鱼,额外需求是关于外形和灯光方面的。

于是我开始进行了简单的用户调研,收到了不少建议,有建议我不要买跑步机买衣架更好的、有问我是否养草鱼的、有同求推荐跑步机的、也有推荐小米跑步机的…

3、对比竞品分析

跑步机的品牌有多种,比较知名/常见的品牌比如爱康(Icon)、金史密斯(KingSmith)、锐步(Reebok)、星驰(Star-Trac)、必确(Precor)、速尔(Sole)、必艾奇(BH)、乔山(Johnson)、舒华、亿健、优步、启迈斯、易跑、汇祥、益歩,由于预算有限,特从中挑选了几个平民的品牌作为备选,在选择竞品时,根据需求,进行筛选过滤:

由于是家用跑步机,一些商用跑步机且价格远高于预算的跑步机不做考虑;

 

 

4、制定需求方案

于是根据朋友的需求,最终决定买亿健这款功能看起来高大上,14.1时彩屏WiFi多功能跑步机,可以WiFi上网/看电视,还提供带电动按摩机、仰卧架、扭腰盘、哑铃(微笑脸),我跟朋友讲彩屏就不需要了,买个蓝屏单功能机就可以了,跑步时想看视频可以直接看电视,想听音乐可以用手机带耳机,可以省1000块钱左右…不过我土豪朋友非常坚决(划重点),说就这款了,放在家里显豪爽???

好吧,您说了算…

金鱼缸需求我就不说了,结果差不多:)…

看完实例,那我们来看看在产品工作中,应如何做需求分析?此处不涉及需求管理。

二、如何做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步骤大概是这4步:

1、判断需求合理性,认识需求的本质

需求都具有蒙蔽性,产品在分析需求时容易被伪需求迷惑心智,导致最终做出来的功能不符合需求/偏离定位,所以在分析需求前,我们需要先认识需求。

(1)用户需求忌被揣测

做产品最忌凭主观意识去揣测需求,接到需求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干,认为用户的需求就是你认为的那样,导致做出来的功能轻则影响体验,重则完全不能用。

例子比如用户添加歌曲到歌单这个功能,用户是想加到歌单时便下载歌曲,还是只是将歌曲加到歌单列表不进行任何下载操作?在做这个需求前,我们并不知道用户的真实需求,但做产品时,我们很可能直接为用户做选择,帮用户在加到歌单时便下载歌曲。

(2)用户需求具有欺瞒性

用户提出的需求经常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提的,不同用户对同一个需求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常常说的满足用户需求,并不是指用户提的需求都要满足,而是能辨识用户的真实需求,并满足它。

例子比如用户讲我想有一个能帮我实现所添加的歌曲按年份归类的功能,2016年的歌曲放到一个合集,2017年的歌曲放到一个合集,是否真的就帮用户去实现一个这样的功能?相比按年份归类,可能用户更需要一个歌单功能。

(3)用户需求不等于产品需求

用户需求并不一定是产品需求,用户的需求比较单纯,他们不管需求怎么实现,也不管需求是否符合产品本身的定位,只要需求能快速被满足即可。然而有时候我们得降低用户体验,让用户需求得服从于产品需求,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例子比如签到这个APP中常用的高频功能,用户在使用签到功能时只需要能够快速且方便签到即可,在产品中加一个签到按钮即可,签完即消失,按道理已经能满足用户签到的需求。

但是产品在考虑签到的设计时,还需结合实际产品的业务需求去设计,签到非常高频能带来不少用户流量,可能是APP中用户流量聚集最多的地方之一,仅做成用户用完即消失的按钮,这部分流量则白白流失没有带来任何转化,所以将签到做成页面,作为流量入口,在签到页面上设计运营位置,在产品层面上更有利于产品的良性发展,这就是产品需求。

2、展开用户调研,深度挖掘需求

用户调研往往伴随着需求挖掘而产生,大致将用户分为3类:需求方、相关需求方、不相关需求方。我们在进行用户调研时,主要针对需求方和相关需求方进行调研,并在用户调研的过程中,谨记上述3点来挖掘真实需求。

(1)对需求方的调研

需求方可以是任何人,比如用户/业务同学/产品本身/老板,需求方常站在自身的角度提需求。比较常听到的是:我想要一个xx功能,希望明天就能开始使用。(好的)对需求方进行调研时,要求产品保持理智思考,需要同理心站在需求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了解需求方所提需求的动机和目的,并产出初步的需求方案,通过和需求方不断的沟通对需求方案进行修正,从而制定最佳方案。

对需求调研不充分很容易产生这些问题:①分析不够彻底,导致最终制定的产品方案与实际需求有偏差;②需求不明确一直在变更(撕逼大战主要导火索),拖延项目进度从而引发撕逼大战。

(2)对相关需求方的调研

相关需求方不是需求的直接提出者,但是该需求会对他产生影响的相关方,影响可能是正向的可能是负向的。

例子比如需求方提出希望将签到做成每30天连签获奖励的方式(原签到逻辑为可以一直累计连签天数,不计上限),这样不容易断签也可以更易拿到连签奖励,从而产生继续连签的动力。如果需求分析下来,这种连签奖励方式确实会更有利于用户保持连签记录,那就这么做吗?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

需求方是站在连签动力以及连签奖励的角度提出该需求的,应还需要针对相关需求方进行调研。此处相关需求方是指那些按原有连签逻辑累计连签很多天(365天这种)的人,而对于他们而言,一直保持连签记录已经养成了习惯,改成每30天连签的方式势必会给他们造成困扰和反对。

对相关需求方进行调研,与对需求方进行调研一样,均需要有同理心,并充分了解他们对现有功能的看法以及对新需求的反馈意见,需求不只是产品和需求方双方的事情,除了解决需求,还应从整体来看待需求,考虑需求对相关需求方所带来的影响,再做出解决方案。

(3)对不相关需求方的调研

上面分享的实例中,我爸是需求方,家里人是相关需求方,而我发朋友圈来帮忙的朋友则是不相关需求方。对不相关需求方的调研可以不局限于产品和某个具体的需求,也可以从大方向上调研,比如调研不相关需求方怎么使用该功能的,该需求对他而言是否有吸引力或使用其他产品类似需求的体验之类的。

3、对比竞品分析,保持理性思考

做竞品分析不是为了抄竞品,而是为了更好的需求方案。

(1)确定目标竞品

在对比竞品时,尤其要保持理性思考,先找到目标竞品产品,不一定是指找同行业内竞品产品,可以是其他行业内的相似产品,只要有相似需求功能点,均可以用来做对比分析。

例子比如要做社区功能,在前期进行需求分析和竞品调研时,任何一家做社区的产品均可以用来学习,王者荣耀游戏社区/阅读社区/美食社区等,虽然性质不一样,但能为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2)横纵向对比

纵向对比产品需求的发展历程,横向对比需求点的实现方式。

例子一般产品中功能的迭代都会分为好几个版本,比如做社区,1期版本可能会比较简单,搭建一个信息交流的互动平台即可;而到2期则可能要考虑内容和用户的沉淀,需要建立较复杂的模型来输出内容/打造KOL用户。

纵向对比主要对比分析各社区产品从0~1过程中的方向制定情况和产品动态,通过搜集官方报道资料/迭代变更记录/网上各时期体验分析报告等,来获取这些信息,从而为自身产品的社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对成功的产品进行纵向对比,汲取其中的坑点,可以让自身产品少走不少弯路。

横向对比主要对比分析各社区功能具体的产品设计方案或技术实现方式,通过体验各社区产品,对比使用体验、交互设计、优缺点、运营和推广策略等,来为自身社区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辨识性地取其精华去其槽粕。

4、制定需求方案,寻求最优解

最后这个环节其实就是落实方案,撰写需求文档。在制定需求方案时,很容易漏掉细节,导致对需求方案的描述不完整,这就要求产品有足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将需求文档描述清楚。

(稿件来自:信息技术部王阳